实事求是 领航未来!
更多

实事求是  领航未来!

法律咨询:010-64988589
更多

法律咨询:010-64988589

详细内容

律师提示:企业申请专项贷款需重视刑事风险


抗击疫情专项贷款,抗疫专项贷款,美团小米


近日被美团、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申请数亿元“贷款”的新闻刷屏。据媒体报道,央行日前推动发放专项贷款以支持抗击疫情及受影响的企业,专项贷款利率低至3.15%左右。根据路透社援引银行知情人士获得的信息,近日向北京地方银行申请贷款的企业数量至少超过300家,申请贷款总额至少达到574亿元人民币;小米申请了50亿元贷款,用于包括口罩和温度计等医疗设备的生产销售;美团点评申请了40亿元贷款,用于为武汉医务人员提供免费送餐的资金支持;奇虎360申请了10亿元贷款,用于购买医疗相关产品以及开发追踪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者相关的App;旷视申请了1亿元贷款,用于开发戴口罩人群中更加精准的人脸识别相关技术;滴滴出行则申请了5000万元贷款,以抵御疫情中业务受到的严重打击。

 

apple-computer-desk-device-159886.jpg


专业人士认为,如果上述新闻信息属实,部分企业在作出申请“抗疫优惠利率专项贷款”决策之前,明显缺乏合规及刑事风险方面的审查。

首先,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公告、招股书、财务报告等均有据可查,如果从这些公开发布的文件中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所处境地并非艰难,用不完的贷款资金将用于其他业务,则有违政府发放专项贷款的初衷和特定用途。按照法律规定,实际使用贷款资金的用途必须与申请贷款的特定用途相符。


其次,申请贷款的数额也应符合实际,合乎常理,如果按照企业贷款的特定用途,现实中根本不需要也用不完所申请的数额,在情形严重时可能构成刑法上的“欺骗手段”。


另外,如果企业集团或关联公司涉足金融领域,则更要加以重视,以避免构成转贷或骗贷。因为不论是向平台商户群体提供贷款融资,或是向消费用户提供信贷服务,都有可能涉及左手拿着政策福利下的低息贷款,右手对外发放贷款,产生的利息差所对应的巨额净收益,就会被认定为刑法上的“违法所得”。

 

北京市求实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会欣律师认为,如果企业不当使用抗疫专项贷款,很可能触及刑事风险。按照《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高利转贷罪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就构成犯罪;骗取贷款罪是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违法所得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就构成犯罪。


陈会欣律师还特别指出,高利转贷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企业打“擦边球”,即从银行贷款后由于未能立即投入使用而成为闲置资金,企业为了减少利息损失并获取一定利益,就将贷款资金出借他人并收取高额利息,虽然企业在贷款时没有转贷牟利的目的,但其行为已经和高利转贷罪的构成要件完全相符了,会被认定为追究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罪则是针对贷款行为具有欺骗性和对金融秩序的严重危害性。高利转贷罪和骗取贷款罪的起刑点数额不高,单位犯罪时,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


陈会欣律师建议,企业如果没有真实急迫的资金需求、实际使用方向无法符合贷款的特定用途,就不要占用优惠政策和资源。贷款并非多多益善。








快速链接

Copyright 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1号院时代财富天地2号楼2923


电话:010-64988589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号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